日期:2022-06-15 09:52 浏览次数:0
目前,除了大型汽轮发电机和少数使用氢气和水的水轮发电机,或使用液氮或液氦作为电机一次冷却介质的超导电机,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其他冷却介质(如油)外,大多数电机的一次冷却介质仍然是空气。沈女士今天只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通风降温系统。
电机结构和冷却方式
所谓的一次冷却介质是首先从电机的有效部分接收热量的冷却介质,而二次冷却介质是温度低于一次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其通过冷却器带走一次冷却介质的热量。
电机的结构和保护类型与其冷却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从这方面讨论通风系统的选择和相应的整体结构设计。一般来说,冷却介质的循环方式可分为开路冷却和闭路冷却。
用于开路冷却的冷却介质从电机的外围取出,并在通过电机后返回到电机的外围。中小型电机一般采用这种冷却系统。用于闭路冷却的主冷却介质穿过电机,并且如果需要,穿过冷却器以形成闭合循环,并且热量通过部件或冷却器从主冷却介质传递到副冷却介质。这种冷却系统经常被大型电机或运行环境非常恶劣的电机采用。
不同冷却循环和安装方式
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不同,电机外壳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冷却介质进出口管(孔)的布置,冷却器的类型和安装位置等。也会相应改变。下面列出了几种布置冷却介质循环回路的方法。
自由循环冷却介质从周围自由流入电机或穿过电机表面,并自由返回,如一般的开式和保护式电机。
进气管或进气管循环冷却介质从电机周围介质以外的来源通过进气管或进气管流入电机,然后自由流入周围环境。这种电机用于环境粉尘较多的场合,其进气管从外部引入洁净空气,避免电机内部灰尘过多堆积,影响电机的电气性能和冷却效果。
出水管或出水管中的循环冷却介质从周围自由流入电机,再通过出水管或出水管送到远离电机的地方,主要是为了避免电机加热的空气影响工作环境。
进出口管或通道循环除进出口管孔外,本电机外壳要求封闭。
外壳表面冷却初级冷却介质在闭环中循环,并通过外壳表面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对于低功率电机,外壳表面可以是光滑的。对于中小型电机,为了增加冷却面,增强冷却效果,通常在底座甚至端盖上加冷却筋,保护类型一般为IP44或以上。
内置(管道)冷却器电机内部的一次冷却介质通过安装在机壳内的冷却器,通常是与电机成一体的冷却管,形成闭环,冷却管将热量传递给二次冷却介质,二次冷却介质是电机周围的环境介质3354空气。在我国,这种冷却系统和结构已用于防护等级为1P44的中型感应电动机。
安装在电机上的冷却器多用于箱式电机。冷却器有很多种,可以安装在室外,成为IPW电机。
安装在电机中的冷却器,不被环境介质冷却。
安装在电机上的冷却器,不被环境介质冷却。
独立安装的冷却器。主冷却介质在闭环中循环,并通过独立安装的冷却器向副冷却介质供热。大型电机,如大型水轮发电机,都使用这种冷却系统。冷却器对称分布在坑内,冷却水作为二次冷却介质。
以上非官方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