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07 16:36 浏览次数:0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防爆电机不仅有基本的防护要求。还必须具备必要的防爆要求。因此,防爆电机的设计要素和制造工艺将比普通电机更加严格,即必须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来实现电机的防爆运行目标。
外壳防爆措施是指防爆电机的外壳应能承受爆炸压力,电机的性能应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水压试验来验证。底座、端盖、电机接线盒等部件的连接处应留有狭长的间隙,使从外壳逸出的火焰和爆炸的物质冷却到安全温度,即通过增加间隙长度,也称间隙防爆措施。相对于零件的直观尺寸,防爆电机的外壳要比较厚,配合止动要比较深。
隔离防爆措施是利用液态纯空气或惰性气体将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导电部分与具有爆炸危险的气体隔离开来。将电机的危险部件浸在绝缘油(通常是变压器油)中,称为充油式。
电机运行时,其外壳内保持一定超压的空气或惰性气体,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这种类型称为超压通风型。
正常工作时,不会引起火花和危险部件过热,从而引起爆炸危险的设备称为安全型。安全结构的具体措施有:保护外效、降低电流负荷、降低绝缘热负荷、在固定接触部分保持恒压、增加绝缘部分表面的泄漏距离和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间隙等。
应采取相应的电气保护,以防止电机过载。很多情况下,电机对地、相间、匝间短路故障总会产生电弧,使防爆外壳极度过热,炽热的金属颗粒会喷出外壳,防爆外壳内由于气体加热和绝缘材料分解产生高压。这种问题防爆,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防爆外壳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必须大大减小,或者采用比平法兰更复杂的结构。这个问题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是比较好的。应由电机修理单位提示,相关环节必须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