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02 23:56 浏览次数:0
一、异步交流电机的由来
异步交流电机是指由交流电源供电,运转时转子的转速略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速度,因此称为异步交流电机。它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异步交流电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欧洲的电力工业正在迅速发展。1887年,法国电气工程师Ferraris首先提出了“旋转磁场”的概念,这为后来的异步交流电机的发明打下了基础。1891年,德国工程师Dolivo-Dobrowolsky发明了三相异步交流电机,这是目前常见的异步交流电机类型。
二、异步交流电机的原理
异步交流电机的运转原理是基于磁场的相互作用。当三相电源分别接到电机的三个绕组上时,会形成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会引起转子上的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转子上产生电流。由于转子的电流和旋转磁场作用产生的磁场方向不同,所以会产生磁场相互作用的力矩,使得转子开始旋转。
但由于转子上的电流是由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它的大小和方向都会随着旋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转子的转速会略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速度,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异步交流电机。
三、为什么叫异步交流电机?
异步交流电机之所以被称为“异步”,是因为它的转速与旋转磁场的同步速度不同步。当电机启动时,转子的转速比同步速度慢,因此被称为“异步”。而当电机负载增加时,电机的转速会进一步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滑差”,它是异步交流电机运转的一个基本特征。
总之,异步交流电机是一种基于磁场相互作用的电机类型,它的运转原理和命名都与旋转磁场的概念有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异步交流电机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